白牡丹令
上传会员:管理员上传时间:2022-08-11分类:小令
聆听:
  • 所属歌手:青海花儿
  • 发行公司:青海花儿网
  • 语言:国语
  • 发布时间:2022-08-11

“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其曲调丰富,文词朴实、生动,广泛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蒙古、裕固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花儿”分为临夏花儿(旧称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统,然后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周边的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和地处中北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尤其回族群众喜爱花儿,是花儿的创造者、演唱者、继承者和传播者。“花儿是心头肉,不唱由不得自家”,可见回族对花儿的喜爱程度。



传唱范围:

花儿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其传唱范围约在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县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宁夏、甘肃、青海3省、区的宽阔地带及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陕西宝鸡以西、四川若尔盖一带及西藏部分地区也有流传。



“回族花儿”通常是指河州型花儿。花儿被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两大类。其中洮岷花儿是汉族所创造的花儿,主要流行在甘肃岷县的莲花山地区。花儿也是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流行地域广阔、传唱民族众多、歌词曲令丰富、历史源远流长,不愧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西北的百科全书”,并入选中国和世界双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脉相承的西北民歌——花儿

甘肃花儿:

甘肃省是河州型花儿的发源地,花儿主要流行于临夏、和政、广河、康乐、永靖、东乡、积石山、天祝、永登、张家川等回民聚居地。流行的花儿曲令主要有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憨墩墩令)、西乡令、南乡令和拉卜楞令等。不管是青海花儿,还是宁夏花儿,其源泉则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花儿”是回族(穆斯林)的“花儿!”



花儿的故乡是河州,由于历史与时代的变迁,花儿从临夏开始沿着交通干线向西北其他地区传播蔓延,因此青海、宁夏、新疆地区的花儿都是以河州花儿为母体派生出来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



河州花儿又名“少年”,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可位列全国民间艺术的前茅。结构工整奇特,每首一般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言情,前两段字组相等。长者十字一句,短者七字一句。唱词语言、格律、声韵、音节要求严格。韵脚是河州花儿的灵魂,逻辑和感情的重音非常突出。河州花儿的“长令”拖腔长、速度慢,倚音花彩多,有高亢辽阔之特点;“短令”拖腔短,节奏明快,刚健激越。“憨敦敦”、“金点花开”、“白牡丹”等曲令中使用衬句,旋律进行变化多样。河州花儿流传着上百个曲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水红花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保安令”等,王绍明、韩应贤、马永华等去北京参加过民族演唱。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每年农历6月初1至初6的莲花山“花儿”会和农历4月28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负盛名。每逢花儿的歌咏集会,参加者达数千,甚至几万人。人们在野外搭起帐蓬,燃起篝火,通宵达旦,歌声不绝。花儿的散布很普遍,在东部平凉、固原,西北部凉州、甘州,都听见过,由兰州至狄道,沿路所闻尤多。



青海花儿:

青海省是河州型花儿的重要流传地之一,花儿在青海包括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等6个世居民族中广为流传,主要盛行于循化、化隆、同仁、贵德、共和、湟源、湟中、西宁、乐都、民和、门源、大通和互助等地。演唱花儿的优秀歌手多为回族。



宁夏花儿: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河州型花儿的流行地区之一。花儿主要在回族聚居的地区传唱,分布于吴忠、中卫、中宁、西吉、海原、固原、同心等地。

宁夏的汉族很少唱花儿,因此宁夏人习惯称花儿为“回族花儿”。宁夏花儿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河州型花儿,另一个是六盘山花儿。宁夏著名的回族花儿歌手是马汉东和妥燕。



流行在宁夏地区的河州型花儿源于河州,流传的曲调主要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等。宁夏的花儿不以“令”命名,往往是从歌词中摘一句作为名称,如河州大令在宁夏地区则称为《上去高山望平川》。

新疆花儿:

河州型花儿最早流传于甘宁青一带,后最晚在清朝经由回族传入新疆,因此,人们习惯地将花儿称作“回族花儿”。在新疆,花儿主要流传于昌吉,哈密、吐鲁番、伊犁等地也有流传。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回族不断从内地迁往新疆。



根据新疆“花儿王”韩生元的叙述,他的祖父是青海著名的花儿歌手,于1876年逃亡到新疆呼图壁县。7岁那年,他成为孤儿,在流浪、乞讨中与89岁的甘肃临夏籍回族花儿歌手马爷爷相遇,从此相依为命。孙翰文在《新疆民族鸟瞰》中说:“新疆之回族,多来自甘肃,以西宁、河州两处徙入者较多,亦有来自陕西省的,故称之曰‘甘回’……散居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昌吉、乌什、焉耆、吐鲁番、哈密、绥来、伊犁等地。”新疆的一些地方志中也有新疆回族多来自甘青一带的记载,如《阜康县乡土志》记载:“回本西域种,而现之回民自陇右西宁、狄、河迁徙而来者,盖十之七八。”

回族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及另外五个回族乡。在新疆,有回族的地方就有花儿,从新疆传统花儿唱词的内容中可以推断,将花儿带到新疆的就是西迁的回族。

在新疆流传的传统河州花儿,大多与甘肃、青海、宁夏的类似。像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等曲令十分普及。此外,新疆花儿又汲取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营养,不断地演变和创新。青海花儿将甘青宁新四省区的方言夹杂,曲调糅合,在保留河州型花儿基本范式的同时,一方面继承西北地区小调、眉户剧、信天游等民间音乐,另一方面结合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音乐元素,形成了曲调变化丰富、节奏明快和少有拖腔的特点,形成了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花儿。



甘青宁新四省区的花儿同源共流,似乎也有逐渐趋于一体化的迹象。但尽管如此,各地区的演唱仍保留着各自区域和民族的特色。我们从他们的演唱与交流中,依然能够感受到花儿的源头,看到劳动人民在时代发展中对花儿注入的新的创造。


626*90广告位
全选/反选 开始播放 弹出播放
全选/反选 开始播放 弹出播放
本站永久域名:qinghaihuaer.com.cn
推荐专辑
舞曲热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