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户令
上传会员:管理员上传时间:2022-09-09分类:小令
聆听:
  • 所属歌手:青海花儿
  • 发行公司:青海花儿网
  • 语言:国语
  • 发布时间:2022-09-09

脚户令,青海花儿脚户令,脚户令下载

脚户,是西北地区人们对驾驭骡子、马、牛、骆驼等大牲口,控制并跟随驮队从事长短途运输的人的称呼。它是我国西北地区旧时的一个行当。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可以看到脚户的身影,它们结伴成群,用马,牛,骆驼等驮运着各种货物,走南闯北,进行贸易交换,把一个地方盛产的东西,贩运到另外一个匮乏的地方,促使物资的双向流动与交汇,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脚户在整个经济贸易中,不仅承载着不同民族所需要的物资,更承载着传播各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

一、脚户的形成

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逐渐产生了贸易的流通,商品的交换。于是早期就出现了一些小型的贩运群体,它们一人一马或骡子,或三五个人相约,一起贩运一批货物。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脚户雏形组织,也叫临时性的马帮驮队。可是这些早期的马帮驮队,由于都是临时组织,往往只在农闲时候才聚集在一起,从事贩运活动,由此它们对商品运输的承载能力非常有限。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商品的长途运输越来越迫切和频繁,再加上大宗一般性商品的大规模流通和运输周期的延长,临时性的马帮驮队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了,于是就出现了专门性的马帮驮队。这些马帮驮队们早期都是由商帮自己组织的,后来由于有些赶马或骡子的人熟悉了线路,也有了自己的势力,就出来单干了。它们成立了单纯性的马帮驮队,只负责运输,自己不经商,没有商号。然而,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以前,西北地区仍旧是以单纯性马帮驮队、商帮马帮、驮队和临时性马帮驮队并存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不论长短途运输,都需要人背马驮。所以单纯性马帮驮队和商帮马帮驮队主要做大活计,而剩下的一些比较灵活的,短途性的活计,就主要交给了临时性的马帮驮队。

油脚户

脚户就是这些马帮驮队中的一员,它们主要负责驮队中牲畜的饮食、负责驮货,假如牲口病了,还要去医治。脚户的分工有很多,根据运输货物的不同或驾驭工具的不同,有不同的称呼。比如驾木轮马车的叫车脚户,对从事清油运输的叫油脚户等等。

二、河州回族脚户的兴起和发展

河州即我国现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枹罕。河州在历史上既是“内华夏外夷狄”的缓冲地带,又是控制吐蕃,隔绝“胡羌”的南翼防线。据《河州志》记载:“纵观形胜,西峙积石,雄图天险,控番虏而藩秦陇”。河州地处甘青交界,境内有黄河诸津渡、关隘、驿道,自古就是通往青海、河西乃至西域的屏障,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也是中原农业地区与西部诸多游牧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的桥梁。

河州人善于商贾,河州俗称为西北贸易的中转站,从唐宋开始,这里就以茶马贸易而名噪海内,明代更繁荣,明初,政府在河州等地设立了管理民间农牧贸易的行政机构“茶马司”,主要负责中原地区与藏区的茶马交易。洪武时期,西北的茶马贸易,大都在河州进行。到了明朝后期,河州回族商人在进行茶马贸易的同时,适应社会发展,开始经营饮食服务、小型皮货加工、牛羊屠宰、杂货零售等生意,进一步扩大了商业活动的领域。入清以后,河州回族脚户的兴起更加带动了商贸的发展,,使河州成为当时甘、青、藏边区中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与商业市场,并成为推动清至民国河州商路沿线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文献记载,马贩、驼队及其长途贩运业是回民普遍经营的一个传统行业。回民在历史上就喜欢养马、骡、驴、骆驼,还经常贩运牛、羊、马、驴、骡子、骆驼等。所以,过于回民习惯称这些回族马贩和从事贩运业的人为“马帮”,“赶脚”,“驼帮”,“吆骡子”,把赶车马、骡的人叫“脚户”。

河州回族脚户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根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记载,“元代有不少被称为‘斡脱’的官办穆斯林商人活跃在河州地区”。斡脱商人主要广泛活跃在中原地区,它们既服务于朝廷,贵族皇室,同时又作为自己的生计门路。大部分斡脱商人都是普通经商者,下苦人,他们做着小本生意,深受官府压榨。它们长途贩运经商,做雇脚,牵着骆驼走沙漠,赶牦牛进雪上,绕道崇山峻岭之间,畜驼肩挑,风餐露宿,赚些活命钱,拉家度日。当时河州地区有不少斡脱商人活动,并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构成了回族、东乡族的族源。

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河州茶马互市的繁荣,商品经济的活跃,全国远距离的贸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回族脚户开始大量兴起,从事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它们大多都从事于传统的回族商业行业,比如珠宝玉器行业、牲畜贩运行业、皮毛行业、贩盐业、餐饮业茶叶贩运等。

清代回族商业中出现了一些商业集团和大商人,但是主流仍然是小商业和小商贩运式的商人。他们的资本很小,常常向大商人贷货,然后深入周围藏族牧区,换取土特产品和皮毛等回到河州倒贩,再向批发商归还钱币。这些走街串巷,上山下河的回族小商小贩,都称为行商,他们“多畜驴之家,以赶脚为业”,许多人“负贩远及新疆、川陕”。到了民国时期,流动贸易的区域扩大,商品品种、数量大增,尤其是前往藏区经商的河州商人日渐增多,或者在临近州县之间,省份之间,来往贩运,有些人还远走上海、武汉,天津等地。由于河州交通闭塞,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运输全靠肩挑畜驮,于是有“多负贩”、“多脚户”、“河州商人通九州”之称。

根据调查,河州脚户的通商道路基本上是沿着历史上的“沙漠丝绸之路”东段的一部分—“青海道”和以其为主干衍生出来的各分支路线展开的。青海道从兰州或洮州(今甘肃临洮)西行,经河州—鄯州(今青海乐都)—鄯城(今青海西宁)至山丹县,与北道合,至甘州—肃州—瓜州—敦煌。《河州志》载,“河州的历史交通线,向以州东丝绸之路干线上的狄道(临洮)为枢纽,出狄道向北经兰州、河西至西域;向南经岷州(今岷县)至川黔。其中两条古道在州境以外,其余七条都经过州境。”河州回族脚户们,以河州为中心,发展驼队商贸网络,远到四川、云南、陕西、新疆,等地,近到青海、兰州、甘南。

河州脚户贩运的货物,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主要是粮食、食盐、糖、茶叶、丝绸、药材、棉花、牛羊及兽皮等生活必需品。总之河州回族驮队的商货品种甚为繁多,几乎包括了各种关乎社会民生的物资。

河州回族脚户是促进河州及周边经济文化繁荣的生力军,它们年复一年的行走和交通,使得河州及其周边的文化相互串联,相互影响和融合,它们是连接青藏高原和中原文化的桥梁。

三、脚户与“花儿”

寂寞的长途贩运之路,艰难的商旅生活,一路上伴着脚户们的都是荒山野岭,羊肠小道,作为出门人,为了排遣自己内心的落寞和苦楚,很多脚户都唱起了花儿。

“花儿”发源于河州,在西北有句民谚:“陕西的乱弹,河州的少年”。在河州,“花儿”也被叫作“少年”。传统的“花儿”大多反映的是出门人的生活和离愁别绪。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反映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

花儿

在河州“花儿”中,有一种专门反映赶马人生活的曲调叫“脚户令”。“脚户令”婉转哀伤,旋律优美,展现了西北汉子粗犷善良的情感。一曲花儿,响彻天际,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萦绕着情思,寄托着思念,表达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它不仅仅是脚户们一种排遣心绪的方式,更是脚户们内心的一种渴求和向往,一种执着与浪漫,一种对生活和爱的表达。

四、云南回族马帮与河州回族脚户的比较

云南马帮与河州脚户的相似之处在于两地的运输队伍都有自己的组织体系,而且分工明确;都是进行长途的贸易贩运活动,而且运输都以马骡为主;其次两地运输的群体在各自的社会中,都承担着商品交换和文化传播的角色;另外,它们都使用内部隐语,而其中包含有不少的阿拉伯的借词。

河州回族驮队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点的驮队,一般有十八九只骡子,小帮驮队通常只有四五只骡子。山道艰难,路途遥远,常有绿林强盗出没,为了安全,几个小驮队都会结伴。驮队都有自己的组织,每个驮队一般都分为三帮,每帮由5到6只驮骡组成。各帮领头人都分管自己的脚户,而每个脚户负责1到2头骡子。三帮领头人分别称为头帮、二帮、三帮。头帮骡子负责带队,二、三帮紧随其后。花儿中唱道:“头一帮骡子走开了,二帮骡子撵了。一步嘛一步走远了,豆大的清眼泪淌了”。头帮骡子也驮货,不过驮的少些,就是为了头帮能够灵活地行走,在前面负责地形识别,向导,安全保护。

“掌柜的”是驮帮的总统领,它们大多数集运输与贸易与一身,既是经营运输业,同时也是从事往来贸易的行商。“揽头”是从几帮脚户中推举出来的吆骡能手,通常资历较深。其负责领导整个驮队,尤其是对头帮骡子的指挥。“脚户”是驮队中最基本的单位,其负责所在驮队的骡子的饮食、驮货等。

在云南回族马帮中也有掌帮、锅头、班和把的分工。它们的马帮也是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马帮是一个商业运作的群体,他们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同时他们也要与别的形形色色的人来往打交道,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为了生意上的需要,他们都有着很好的宽容、亲和与合作的精神。马锅头与赶马人组成马帮,多以家族、民族、宗教、乡邻、伙伴等关系为纽带,因此,赶马人与马锅头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密切,行动容易协调,运输效率也就比较高了。马帮与各家商号之间,也存在着互利互助的关系。

每次货物运输,他们的责任都十分明确,而且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马锅头要负责全局,要完好无损地保证货物运抵交接,到了目的地,一样一样由商号清点验收,管的很严;赶马人负责照看归他管理的骡马,每头骡子,每样货物,都要负责到底。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做了什么手脚,下次就没有饭碗了。只有好好做人做事,才有人请你。所以马帮特别看重信誉信用,真要有什么意外,哪怕自己吃亏贴进去,也要保证客户的利益。

云南马帮与河州脚户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也有许多差异之处。

首先,两地运输队伍在活动区域、交易对象以及交易商品方面有很多明显不同。云南回族马帮,因为毗邻东南亚各国,所以不仅仅做周边省份的贸易,而且主要做一些国际性的大宗贸易。而河州回族脚户则主要活跃与我国西北地区,其活动是以沙漠丝绸之路东段道“青海道”以及各分支路线展开的,活动范围,交易规模都比较小。

其次,云南回族马帮和河州回族脚户虽然说组织形式上有很多类似之处,但是由于云南回族马帮处于西南的特殊地理环境,加上对外贸易的复杂性决定了云南回族马帮是一个更加组织严密的商帮,而河州脚户都是临时搭建的松散驮队,一般都是一人身兼数职,没有很细的分工。

再次,云南马帮拥有自己的武器,这也是因为许多商道上荒无人烟,且杀人抢劫货物的组织比较多,而河州脚户所经过的地区相对来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危险系数比较小,所以河州脚户大都用一些民防工具,一般不需要进行武装。

最后,在隐语的使用上,云南回族马帮不仅有一套讨价还价的行话,还有内部使用的黑话系统,而河州脚户则没有黑话系统。

河州回族脚户与云南回族马帮,在各方面都存在相同和不同之处,但是它们都是善于把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转化为生存资源,都是历史上为了适应生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形式。而且双方都为不同地区的商品流通和文化交融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改变,脚户逐渐消失,艰难跋涉的驮队已经逐渐被汽车、火车、飞机等先进发达的运输工具所代替。不过虽然运输方式放生了变化,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回族人从事着货运运输,它们用火车甚至飞机做长途贩运。在以前脚户这一行不仅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而且各个商业区间的社会分工,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商品生产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状态向发达阶段发展。

古往今来,脚户们跋涉千山万水,用自己的双脚,把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串了起来,它们不仅仅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更加促进了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还给我们大家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相互协作,团队配合,勤劳努力不怕吃苦,诚实守信,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在今天,这些美好的精神财富对我们的成长依旧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意义,可谓历久弥新。


626*90广告位
全选/反选 开始播放 弹出播放
全选/反选 开始播放 弹出播放
本站永久域名:qinghaihuaer.com.cn
推荐专辑
舞曲热力榜